
书籍简介
本书是epub格式。
总目录
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上册)
扉页
版权页
目录
《全球通史》第7版推荐序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乐观与踌躇
致读者 为什么需要一部21世纪的全球通史?
第一编 史前人类
第一章 人类——食物采集者
一、从类人猿到人类
二、食物采集者的生活
三、种族的出现
第二章 人类——食物生产者
一、农业的起源
二、农业的传播
三、农业的种类
四、食物生产者的生活
五、对人口和种族的影响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 人性的本质
第二编 欧亚大陆的古典文明(公元500年之前)
第三章 最初的欧亚大陆文明(公元前3500——前1000年)
一、古代文明的起源
二、古代文明的传播
三、古代文明的类型
四、游牧民族获得权力
五、游牧民族摧毁古代文明
第四章 古典文明开启欧亚大陆整体化(公元前1000——公元500年)
一、整体化的根源
二、商业联结
三、文化联结
第五章 希腊——罗马文明
一、形成时期,公元前800——前500年
二、古典时代,公元前500——前336年
三、古典时代的文明
四、希腊化时代,公元前336——前31年
五、早期共和国,至公元前264年
六、后期共和国,公元前265——前27年
七、早期帝国,公元前27——公元284年
八、后期帝国,284—476年
第六章 印度文明
一、雅利安人的影响
二、改革与反改革
三、孔雀帝国
四、侵略者、商人和传教士
五、笈多古典时代
第七章 中国文明
一、过渡时期
二、哲学家和经典
三、秦帝国
四、汉帝国
五、帝国的衰落
第八章 古典文明的终结
一、古典文明的衰落
二、蛮族的入侵
三、日耳曼人和匈奴人在西方
四、蛮族对西方的不断入侵
五、西方的巨大例外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 文明:诅咒还是福音?
第三编 欧亚大陆的中世纪文明(公元500—1500年)
第九章 中世纪文明使欧亚大陆实现整体化
一、商业联结
二、技术联结
三、宗教联结
四、扩展中的视野
第十章 伊斯兰教的兴起
一、穆罕默德
二、征服时期
三、从阿拉伯王国到伊斯兰教帝国
四、伊斯兰教文明
五、哈里发统治的衰落
第十一章 突厥人和蒙古人的侵略
一、突厥人的入侵
二、成吉思汗的征服
三、蒙古帝国
四、蒙古帝国的衰落
五、突厥人的复兴
六、突厥人和蒙古人侵略的意义
第十二章 传统的拜占庭文明
一、拜占庭的出现
二、拜占庭的黄金时代
三、拜占庭的衰落
四、拜占庭的灭亡
五、拜占庭的遗产
第十三章 传统的儒家文明
一、隋朝和唐朝
二、宋朝的黄金时代
三、元朝蒙古人的统治
四、明朝的民族优越感与回缩
五、中国文明在日本
六、日本的封建制度
七、日本的回缩与孤立
第十四章 革命的西方文明
一、西方的多元化
二、地理背景
三、技术的进步
四、发展中的经济
五、新的君主国的崛起
六、文艺复兴运动的蓬勃发展
七、西欧的扩张主义
八、西方文明中的女性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 发展中的社会与“受到阻滞的领先”
第四编 1500年以前的非欧亚大陆世界
第十五章 非洲
一、地理环境
二、农业和铁器
三、伊斯兰教
四、贸易与苏丹诸帝国
五、王国与诸侯国
第十六章 美洲和澳大利亚
一、陆地和人民
二、文化
三、文明
四、历史上的美洲印第安人
五、澳大利亚
第十七章 欧洲扩张前夕的世界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 历史上的种族
第五编 1500年以前诸孤立地区的世界
第十八章 西方扩张时的伊斯兰世界
一、现代伊斯兰帝国的崛起
二、伊斯兰帝国的辉煌
三、伊斯兰帝国的衰落
第十九章 西方扩张时的儒家世界
一、中国文明的连续性
二、王朝的更替
三、与西方的早期关系
四、日本吸收中国文明
五、德川幕府
六、与西方的早期关系
第二十章 扩张中的西方文化: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一、现代化
二、文艺复兴
三、文艺复兴的遗产
四、德国宗教改革
五、德国以外的宗教改革
六、天主教改革
七、宗教改革的遗产
第二十一章 西方文明的扩张:经济增长和国家建设
一、扩展中的经济
二、技术的发展
三、资本主义的出现
四、新君主的崛起
五、扩张前夜的西欧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 历史与关于历史的流行理论
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下册)
扉页
版权页
目录
第六编 新兴西方的世界(1500—1763年)
第二十二章 西欧的扩张:伊比利亚阶段(1500—1600年)
一、伊比利亚扩张主义的根源
二、哥伦布发现美洲
三、葡萄牙在亚洲
四、世界的瓜分
五、征服者和新西班牙
六、伊比利亚的衰落
第二十三章 西欧的扩张:荷兰、法国、英国阶段(1600—1763年)
一、西北欧早期的扩张
二、荷兰的黄金世纪
三、英、法竞争
四、英国的胜利
第二十四章 俄国在亚洲的扩张
一、俄国扩张的地理环境
二、俄国的早期扩张
三、征服西伯利亚
四、西伯利亚的行政管理和发展
五、征服乌克兰
第二十五章 全球统一性的开始
一、新的全球性视野
二、人类、动物和植物的全球性扩散
三、全球性的经济关系
四、全球性的政治关系
五、全球性的文化关系
六、历史展望中的近代初期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 地区自治与全球统一
第七编 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1914年)
第二十六章 欧洲的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
一、科学革命的根源
二、科学革命的进程
三、科学革命的意义
四、工业革命的根源
五、工业革命的进程
六、工业革命对欧洲的影响
七、工业革命对非欧洲世界的影响
第二十七章 欧洲的政治革命
一、政治革命的格局
二、英国革命
三、启蒙运动
四、美国革命
五、法国革命
六、民族主义
七、自由主义
八、社会主义
九、政治革命中的女性
第二十八章 俄国
一、1856年以前的俄国和欧洲
二、俄国和欧洲,1856—1905年
三、1905年以前的俄国和亚洲
四、第一次俄国革命和结果,1905—1914年
第二十九章 中东
一、巴尔干半岛的基督教徒
二、土耳其人
三、阿拉伯人
第三十章 印度
一、印度的传统社会
二、英国的征服
三、英国的统治
四、英国的影响
五、印度的民族主义
第三十一章 中国和日本
一、中国的开放
二、中国的改革与革命
三、日本的现代化
四、日本的扩张
第三十二章 非洲
一、奴隶贸易
二、探险时代
三、非洲的瓜分
四、欧洲的影响
第三十三章 美洲和英国自治领
一、种族欧化
二、政治欧化
三、经济和文化欧化
第三十四章 波利尼西亚
一、岛屿和航海者
二、商贸与殖民地
三、欧洲的影响
第三十五章 全球统一性的巩固
一、欧洲的政治优势
二、欧洲的经济优势
三、欧洲的文化优势
四、白人的负担
五、对欧洲优势的最初挑战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 马克思的预期与世界历史的发展
第八编 1914年以来西方衰落与成功的世界
第三十六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全球性影响
一、战争的根源
二、萨拉热窝
三、战争的欧洲阶段:1914—1917年
四、战争的全球阶段:1917年的俄国革命
五、战争的全球阶段:美国的介入
六、和平解决
七、世界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三十七章 殖民地世界的民族主义起义
一、土耳其
二、阿拉伯中东
三、印度
四、中国
第三十八章 1929年以前欧洲的革命与和解
一、共产主义在俄国的胜利
二、共产主义在中欧的失败
三、意大利成为法西斯国家
四、西欧的民主主义问题
五、欧洲的稳定与和解
第三十九章 五年计划和大萧条
一、五年计划
二、大萧条
第四十章 走向战争,1929—1939年
一、日本入侵中国东北
二、意大利征服埃塞俄比亚
三、西班牙内战
四、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灭亡
五、战争的到来
第四十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球性后果
一、战争的欧洲阶段
二、战争的全球阶段
三、世界历史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四十二章 诸帝国的终止
一、殖民地革命的根源
二、印度和巴基斯坦
三、东南亚
四、热带非洲
五、南非
六、中东
第四十三章 大同盟、冷战及后果
一、战时的团结
二、欧洲的冷战
三、远东的冷战
四、冷战的结束
第四十四章 第二次工业革命:全球性影响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源和性质
二、对发达的第一世界的影响
三、对社会主义世界的影响
四、对不发达的第三世界的影响
五、对全球的影响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
索引
新校本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