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 cover
作者:刘和平
分类:文学 - 小说
评分:
出版商:花城出版社
语言:中文

书籍简介

本书是epub格式。Wander20250906修订版,相比较原网上版本有二十几处修改,详见下文。

评语

很多书都入的通俗,但难登经典大堂,这本书将成为经典。所以我给这本书的评分是五颗星,经典之作。

中文圈有个怪习惯,非得在人名后面加个后缀,才觉得自在,什么老师啊,大师啊,什么的。但称呼国外的名作大家,也只是直呼其名,歌德,托尔斯泰,后面我就直接称作者为刘和平了,没有任何不尊重的意思。政坛上的事情咱不去讨论,其他的圈子整这些是真没意思。政治上的事情是有历史局限性在里面的,人情世故,世事运作,不是理想派的那种想当然的,有的时候可能还就需要一点英雄崇拜才能把事情做成了,但其他圈子整这些在我看来就是人犯贱。

据我所知,刘和平还没有过世,所谓盖棺定论,金庸的小说,三体等等,很多小说我都视之为通俗,一时之流行,但对于大明王朝1566这部小说我直接定性为经典之作,还是比较大胆的。

好的地方要分析的点就太多了,这里只好反其道而行之,以苛责的态度,鸡蛋里挑骨头的精神来批评下这部小说了。

这部小说可能让一些读者不太满意的点,就是这部小说和真实的历史还是有一些出入的,但这本来就是一部历史小说,而不是历史,如果要求历史小说完全合乎真实历史,那确实是太过于苛刻了。但有出入就是有出入,尤其是对于那些历史知识比较丰富的读者,将会对阅读本小说产生极其强烈的撕裂感,影响代入感和沉浸感,最终造成这部小说不再适合他们阅读了。以三国演义为例,再怎么写最后结局也肯定是三分天下最后归于晋,对于历史上一些人人皆知的事实是不可能去违背的,一旦违背就会产生剧烈的撕裂感,这中间的界限,实在难以衡量,我只能说至少对于我来说,这部小说在这块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但确实可能会有某些读者对本书因为一些和历史上的出入,而不太满意的。这是有的。

本书在行文风格上,颇有明小说的风格,满篇勾勒,行文流水,看不到作者的内心情绪波澜。甚至本书的主题思想,可以简单地归纳为,安徒生的童话故事,海瑞指出了嘉靖这个皇帝没有穿衣服。这是中式小说的常见风格,我也很是认可和赞赏的,但下面就要说一些苛求的话语了。我是希望中国的作家在自我思想提升上能够更深刻些,在作品风格表达上能够更自我一些。

对比网上原版的修改之处

第一块是原文,第二块是修改后的文字。

C1

  <p>雷终于响了,嘉靖回到了蒲团前,却不坐下,而是站在那里,静静地等着大殿那边的暴雨下来。</p>

  <p>生死已悬于一线,高拱这时不但显示出了硬气,也显示出了智慧,居然说道:“‘’字怎么写?是三个‘女’字。我高拱现在还是一个糟糠之妻,小阁老,就在昨天你才娶了第九房姨太太。这个‘’字,恐怕加不到我高拱身上。”</p>

  <p>“不要东拉西扯!”严世蕃再也忍不住了,一掌拍在案上,“我看你,还有一些人就是去年腊月二十九周云逸诽谤朝廷的后台!周云逸一个钦天监管天象的官员,在诽谤朝廷时,为什么把朝廷去年的用度说得那么清楚?当时我们就纳闷。现在明白了,就是我们在座的有些人把详情事先都告诉了他!是谁教唆他的?怎么,敢做不敢认!”</p>
  <p>雷终于响了,嘉靖回到了蒲团前,却不坐下,而是站在那里,静静地等着大殿那边的暴雨下来。</p>

  <p>生死已悬于一线,高拱这时不但显示出了硬气,也显示出了智慧,居然说道:“奸字怎么写?是一个女字加一个干字。我高拱现在还是一个糟糠之妻,小阁老,就在昨天,你已经娶了第九房姨太太呀。这个奸字,恐怕加不到我高拱头上。”</p>

  <p>“不要东拉西扯!”严世蕃再也忍不住了,一掌拍在案上,“我看你,还有一些人就是去年腊月二十九周云逸诽谤朝廷的后台!周云逸一个钦天监管天象的官员,在诽谤朝廷时,为什么把朝廷去年的用度说得那么清楚?当时我们就纳闷。现在明白了,就是我们在座的有些人把详情事先都告诉了他!是谁教唆他的?怎么,敢做不敢认!”</p>

C2

  <p>“除了我们这个改法,我不知道还有哪个改法?”严世蕃一听又急了,“改稻田为桑田是为了多产丝绸,产了丝绸是为了变成银子。丝绸不好,西洋那边就不要。让那些百姓自己去改,产的丝都卖给了小作坊,织的绸便卖不起价。爹,当时就是因为国库空了,宫里的用度又那么大,我们才想的这个法子。这个时候要是不咬牙挺住,国库还是空的,不用人家来倒我们,我们自己已经倒了。”</p>

  <p>“胡汝贞怎么想的我们可以不猜疑他。”罗龙文知道这时必须顺着严嵩说话了,先荡开了胡宗宪,但必须让严嵩明白他们也是站在他的角度说话,“可小阁老说的是理也是势。治重病用猛药。当初定这个国策就是为了苏解危局。浙江的桑田只能让那些丝绸大户改,才能一年多有几百万银子的进项,去年的亏空,今年的开支也才能对付得过去。改桑的田,百姓卖也得卖,不卖也得卖,不然,就连织造局那边今年的五十万匹生意也做不成。那时候吕公公不会担担子,责任全在内阁,全在阁老。”</p>

  <p>这话确实戳到了严嵩的疼处,严嵩又沉默了,怔怔地望着门外。严世蕃和罗龙文定定地望着他。</p>
  <p>“除了我们这个改法,我不知道还有哪个改法?”严世蕃一听又急了,“改稻田为桑田是为了多产丝绸,产了丝绸是为了变成银子。丝绸不好,西洋那边就不要。让那些百姓自己去改,产的丝都卖给了小作坊,织的绸便卖不起价。爹,当时就是因为国库空了,宫里的用度又那么大,我们才想的这个法子。这个时候要是不咬牙挺住,国库还是空的,不用人家来倒我们,我们自己已经倒了。”</p>

  <p>“胡汝贞怎么想的我们可以不猜疑他。”罗龙文知道这时必须顺着严嵩说话了,先荡开了胡宗宪,但必须让严嵩明白他们也是站在他的角度说话,“可小阁老说的是理也是势。治重病用猛药。当初定这个国策就是为了纾解危局。浙江的桑田只能让那些丝绸大户改,才能一年多有几百万银子的进项,去年的亏空,今年的开支也才能对付得过去。改桑的田,百姓卖也得卖,不卖也得卖,不然,就连织造局那边今年的五十万匹生意也做不成。那时候吕公公不会担担子,责任全在内阁,全在阁老。”</p>

  <p>这话确实戳到了严嵩的疼处,严嵩又沉默了,怔怔地望着门外。严世蕃和罗龙文定定地望着他。</p>

C13

  <p>大厅外面站满了兵,椅子上坐着四个锦衣卫。屋子中间低头站着沈一石的那管事,一片沉寂。</p>

  <p>高翰文站脑子里显然是一片空白,他把目光慢慢转盯向沈一石那管事:“你刚才说所有的作坊还能织多少天?”</p>

  <p>“二十天。”那管事惧怯地望了高翰文一眼,看见他锐利的目光连忙又低下了头,“因为库存的生丝就够织二十天。”</p>
  <p>大厅外面站满了兵,椅子上坐着四个锦衣卫。屋子中间低头站着沈一石的那管事,一片沉寂。</p>

  <p>高翰文站着脑子里显然是一片空白,他把目光慢慢转盯向沈一石那管事:“你刚才说所有的作坊还能织多少天?”</p>

  <p>“二十天。”那管事惧怯地望了高翰文一眼,看见他锐利的目光连忙又低下了头,“因为库存的生丝就够织二十天。”</p>

C17

  <p>“鞋!干爹,你老还没穿鞋呢!”随从太监连忙提着鞋追了出去。</p>

  <p>史载明朝省以上衙门大牢的提审房都是明暗两间。提审犯人在外面的明间,记录口供的人在隔壁暗间。据说这样问案便于套供,犯人因见无人记录,就往往会把原本不愿招的话在不经意间说出来。可见明朝之司法制度也充满了阴谋为本。</p>

  <p>海瑞身上带有上谕,一路通行无阻,这时已在提审房坐下,静候把郑泌昌从牢里提来。</p>
  <p>“鞋!干爹,你老还没穿鞋呢!”随从太监连忙提着鞋追了出去。</p>

  <p>据说明朝省以上衙门大牢提审犯人,记录口供的人会隐匿于侧室。这样问案便于套供,犯人因见无人记录,就往往会把原本不愿招的话在不经意间说出来。</p>

  <p>海瑞身上带有上谕,一路通行无阻,这时已在提审房坐下,静候把郑泌昌从牢里提来。</p>

C18

  <p>杨金水坐在那里让人梳头十分安静,哪儿能瞧出疯了的样子。</p>

  <p>簪子插好了。随从太监从银脸盆里绞出那块淞江棉布白面巾,又替他把脸细细擦了。杨金水这时才站了起来,对那随从太监吩咐咐道:“你们都出去。”</p>

  <p>随从太监兀自强赔着笑望着他,另外几个侍候在一边的太监也赔着笑望着他。</p>
  <p>杨金水坐在那里让人梳头十分安静,哪儿能瞧出疯了的样子。</p>

  <p>簪子插好了。随从太监从银脸盆里绞出那块淞江棉布白面巾,又替他把脸细细擦了。杨金水这时才站了起来,对那随从太监吩咐道:“你们都出去。”</p>

  <p>随从太监兀自强赔着笑望着他,另外几个侍候在一边的太监也赔着笑望着他。</p>
  <p>另一个提灯笼的太监这才领着吕芳向录房走去。</p>

  <p>之所以用提刑司的太监抬轿,是因他们才兼有密与提审罪员的差使。后边抬轿的两个提刑司太监站在院内,面对门墙,前面抬轿的两个提刑司太监走到了靠西那间关罪员的房间门口,敲了敲:“高翰文。”</p>

  <p>门从里面慢慢开了,现出了穿着粗布蓝衫,梳洗后面容憔悴的高翰文。</p>
  <p>另一个提灯笼的太监这才领着吕芳向录房走去。</p>

  <p>之所以用提刑司的太监抬轿,是因他们兼有密与提审罪员的差使。后边抬轿的两个提刑司太监站在院内,面对门墙,前面抬轿的两个提刑司太监走到了靠西那间关罪员的房间门口,敲了敲:“高翰文。”</p>

  <p>门从里面慢慢开了,现出了穿着粗布蓝衫,梳洗后面容憔悴的高翰文。</p>

C21

  <p>吕芳沉默在那里,已经感觉到嘉靖的神态有些异常。</p>

  <p>吕芳:“你是跟了朕四十年的人了,朕的万年吉壤派别人去朕不放心。把司礼监的事交给陈洪,你今天就去,看看朕的永陵修得怎么样了。”</p>

  <p>何以有如此大的变故!乍听太出意料,似乎又在意中。吕芳不暇细想,跪下了:“启奏主子,奴才是就去看看,还是留在那里监修工程?”</p>
  <p>吕芳沉默在那里,已经感觉到嘉靖的神态有些异常。</p>

  <p>嘉靖:“你是跟了朕四十年的人了,朕的万年吉壤派别人去朕不放心。把司礼监的事交给陈洪,你今天就去,看看朕的永陵修得怎么样了。”</p>

  <p>何以有如此大的变故!乍听太出意料,似乎又在意中。吕芳不暇细想,跪下了:“启奏主子,奴才是就去看看,还是留在那里监修工程?”</p>

C23

  <p>两个锦衣卫对望了一眼。</p>

  <p>“是。是属下们回话不清。”年纪稍大那个只好重新禀道,“杨金水是六月二十一发的疯,一连十天整日整夜闹腾,说是好多鬼魂来找他。七月一日上谕到,宣了旨便痴呆了,不再闹腾,也再不说话。喂饭便吃饭喂水便喝水,不喂也不叫饿。便溺也都失了禁,全拉在身上。”</p>

  <p>“可见这是装疯!”陈洪再不耐烦他们的回话,大声喝道,“人呢?”</p>
  <p>两个锦衣卫对望了一眼。</p>

  <p>“是。是属下们回话不清。”年纪稍大那个只好重新禀道,“杨金水是六月二十一发的疯,一连十天整日整夜闹腾,说是好多鬼魂来找他。七月一日上谕到,宣了旨便痴呆了,不再闹腾,也不再说话。喂饭便吃饭喂水便喝水,不喂也不叫饿。便溺也都失了禁,全拉在身上。”</p>

  <p>“可见这是装疯!”陈洪再不耐烦他们的回话,大声喝道,“人呢?”</p>
  <p>嘉靖脸上露出了真正的兴奋,再不犹疑,大步向御案走去。</p>

  <p>他拿起了朱笔,在一纸御笺上先连画了六横——“”,这便是乾卦!</p>

  <p>接着他在乾卦下方的御笺上挥笔写下了卦词:“乾元亨利贞”!</p>
  <p>嘉靖脸上露出了真正的兴奋,再不犹疑,大步向御案走去。</p>

  <p>他拿起了朱笔,在一纸御笺上先连画了六横——“䷀”,这便是乾卦!</p>

  <p>接着他在乾卦下方的御笺上挥笔写下了卦词:“乾元亨利贞”!</p>

C24

  <p>月夜比黑夜还静,院内的水洗衣声声声入耳,他的目光又慢慢移望向门外。</p>

  <p>因有吕芳的吩咐,锦衣卫的人给院内送来了日常起居的动用,院子里两根木杈上横着一根竹竿,这头晾着两件刚洗过的男衫,那头还空着一截。</p>

  <p>井边,芸娘从木盆里漾出自己的一件衣衫,也不拧,因防皱,提起来只是抖了抖,提着湿湿的衣走到竹竿前站住了。</p>
  <p>月夜比黑夜还静,院内的水洗衣声声声入耳,他的目光又慢慢移望向门外。</p>

  <p>因有吕芳的吩咐,锦衣卫的人给院内送来了日常起居的用品,院子里两根木杈上横着一根竹竿,这头晾着两件刚洗过的男衫,那头还空着一截。</p>

  <p>井边,芸娘从木盆里漾出自己的一件衣衫,也不拧,因防皱,提起来只是抖了抖,提着湿湿的衣走到竹竿前站住了。</p>
  <p>“打坐”一词,释家作如是说,道家也作如是说。关键不在“坐”字,而在一个“打”字上。明明闭目入定,盘腿如山,何名之“打”?打的就是此时心中纷纷纭纭的诸般念头,道称之为魔,释称之为障。</p>

  <p>史载:嘉靖几十年炼道修玄,“为求长生,常整日打坐,不卧床第”,殊不知仅此打坐一功,即非常人所能,亦非只为长生。安知诸多国运人事不是从这个“打”字中得来?今夜又是如此,从酉时等到吕芳进来,五个时辰了,他就一直打坐在蒲团上,此时已然脸上颈上冒出了密密的汗珠。</p>

  <p>或能悟得个中之理的一个是严嵩,另一个就是吕芳。进来时还和平时一样,见嘉靖闭目坐在蒲团上,默默跪下去磕了个头,虽然看见了地上那片血迹——杨金水磕头留下的那片血迹,心泛微澜,依然淳淳地站起,先去金盆边绞了块帕子,走到坐在蒲团上的嘉靖面前,单腿跪上蒲团的台阶,先从他的后颈开始轻轻擦着,一直到擦完了他的面颊,又走开去放下面巾,从另一个盆里绞出一块湿布,走到那片血迹前,跪下一条腿,去擦地上那片血迹。</p>
  <p>“打坐”一词,释家作如是说,道家也作如是说。关键不在“坐”字,而在一个“打”字上。明明闭目入定,盘腿如山,何名之“打”?打的就是此时心中纷纷纭纭的诸般念头,道称之为魔,释称之为障。</p>

  <p>史载:嘉靖几十年炼道修玄,“为求长生,常整日打坐,不卧床榻”,殊不知仅此打坐一功,即非常人所能,亦非只为长生。安知诸多国运人事不是从这个“打”字中得来?今夜又是如此,从酉时等到吕芳进来,五个时辰了,他就一直打坐在蒲团上,此时已然脸上颈上冒出了密密的汗珠。</p>

  <p>或能悟得个中之理的一个是严嵩,另一个就是吕芳。进来时还和平时一样,见嘉靖闭目坐在蒲团上,默默跪下去磕了个头,虽然看见了地上那片血迹——杨金水磕头留下的那片血迹,心泛微澜,依然淳淳地站起,先去金盆边绞了块帕子,走到坐在蒲团上的嘉靖面前,单腿跪上蒲团的台阶,先从他的后颈开始轻轻擦着,一直到擦完了他的面颊,又走开去放下面巾,从另一个盆里绞出一块湿布,走到那片血迹前,跪下一条腿,去擦地上那片血迹。</p>
  <p>只有吕芳在悄悄地望着嘉靖。</p>

  <p>嘉靖脸上浮出了笑容:“人老了也有老的好处,文章也更老了。徐阁老。”</p>

  <p>徐阶连忙站起:“臣在。”</p>
  <p>只有吕芳在悄悄地望着嘉靖。</p>

  <p>嘉靖脸上浮出了笑容:“人老了也有老的好处,文章也更老到了。徐阁老。”</p>

  <p>徐阶连忙站起:“臣在。”</p>
  <p>嘉靖脸色稍稍缓和了:“准奏!”</p>

  <p>严嵩:“胡宗宪东南抗倭已届决战之局,臣闻报有走私刁民名齐大柱者曾有通倭之嫌,不知何人所派先今潜入军营,就在胡宗宪身边。此人倘若真是倭寇奸细,则遗患巨大。是否请徐阶和兵部一并查处?”</p>

  <p>所谓通倭情节在海瑞呈奏的供状证言中已经写得明明白白,现在供状证言都已烧了,严嵩却翻出此事,嘉靖心里明白,徐阶心里也明白,他这明显是在找补今日的输局了。</p>
  <p>嘉靖脸色稍稍缓和了:“准奏!”</p>

  <p>严嵩:“胡宗宪东南抗倭已届决战之局,臣闻报有走私刁民名齐大柱者曾有通倭之嫌,不知何人所派现今潜入军营,就在胡宗宪身边。此人倘若真是倭寇奸细,则遗患巨大。是否请徐阶和兵部一并查处?”</p>

  <p>所谓通倭情节在海瑞呈奏的供状证言中已经写得明明白白,现在供状证言都已烧了,严嵩却翻出此事,嘉靖心里明白,徐阶心里也明白,他这明显是在找补今日的输局了。</p>

C25

  <p>芸娘的眼也难过地闭上了。</p>

  <p>黄锦接着宣旨:“姑念尔虽才不堪用,尚心存良知,不与郑泌昌何茂才者流同污,能体治下灾民百姓之苦。朕秉承太祖高皇帝‘无心为过,虽过不罚’祖训,免究尔罪,着回翰林院仍复修撰之职。尔苟怀报国之心,则有成祖文皇帝《永乐大典》在,经史子集,从头仔细读去!钦此。”</p>

  <p>雷霆过后雨露突然降临,春梦醒时已经恍若隔世,而昨夜与芸娘一番龃龉,现在也猛然觉到是牙齿咬到了舌头。两人都是一宿未睡,而芸娘今晨起来就再没做饭,一枕无黄粱,已是分手时。高翰文磕了三个头,高举两手去接圣旨,目光不禁望向侧面的芸娘。</p>
  <p>芸娘的眼也难过地闭上了。</p>

  <p>黄锦接着宣旨:“姑念尔虽才不堪用,尚心存良知,不与郑泌昌何茂才者同流合污,能体治下灾民百姓之苦。朕秉承太祖高皇帝‘无心为过,虽过不罚’祖训,免究尔罪,着回翰林院仍复修撰之职。尔苟怀报国之心,则有成祖文皇帝《永乐大典》在,经史子集,从头仔细读去!钦此。”</p>

  <p>雷霆过后雨露突然降临,春梦醒时已经恍若隔世,而昨夜与芸娘一番龃龉,现在也猛然觉到是牙齿咬到了舌头。两人都是一宿未睡,而芸娘今晨起来就再没做饭,一枕无黄粱,已是分手时。高翰文磕了三个头,高举两手去接圣旨,目光不禁望向侧面的芸娘。</p>

C26

  <p>钱粮吏首:“属下曾经听二老爷说过,明日便是海老爷的太夫人七十寿辰。原说大家凑个份子贺一下。还贺不贺,请二老爷示下。”</p>

  <p>田有禄确实就在三四天前便跟他们打了这个招呼,当然那时没想到海老爷会是今天这个样子回来,心里早就没想什么贺寿的事了,可属下既提出了,也不能不给个话。他便坐在那里,拈着下巴上的茈十分认真地想着,然后说道:“按理,同僚一场我们应该去贺这个寿。可海老爷这个人你们也知道,不喜欢这一套。何况待罪在家,为他想,我们也不要去给他添乱子了。”</p>

  <p>这哪里扯得上添乱子?四个人也就要他这句话而已,立刻齐声答道:“那就不去添乱子了。”</p>
  <p>钱粮吏首:“属下曾经听二老爷说过,明日便是海老爷的太夫人七十寿辰。原说大家凑个份子贺一下。还贺不贺,请二老爷示下。”</p>

  <p>田有禄确实就在三四天前便跟他们打了这个招呼,当然那时没想到海老爷会是今天这个样子回来,心里早就没想什么贺寿的事了,可属下既提出了,也不能不给个话。他便坐在那里,拈着下巴上的髭十分认真地想着,然后说道:“按理,同僚一场我们应该去贺这个寿。可海老爷这个人你们也知道,不喜欢这一套。何况待罪在家,为他想,我们也不要去给他添乱子了。”</p>

  <p>这哪里扯得上添乱子?四个人也就要他这句话而已,立刻齐声答道:“那就不去添乱子了。”</p>

C28

  <p>转眼又是一个正月十五了。嘉靖自搬到西苑以来,每年正月的初一到十五都要闭关清修。嘉靖四十年打死了钦天监的监正周云逸以后,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他闭关清修了半个月,祈来了那场大雪。今年除了初一设了那一坛罗天大醮,从初二才开始闭关。今天申时该是他出关的时候了。</p>

  <p>正如严嵩所料,往年逢单日是吕芳在精舍里伺候他,逢双日是陈洪在精舍里伺候他。今年由于除掉了初一那天拜醮,初二是吕芳当值,初三是陈洪当值,轮下来到了初十五又是陈洪当值了。这一天也就是最要紧的一天。出关后嘉靖的第一道旨意便成了决定无数人命运的关键。</p>

  <p>陈洪守在精舍的那一副条门外,便显得格外的紧张也透着十分的兴奋。他面前一个紫铜鼎内檀香木在燃着明火,火上坐着一把偌大的紫铜水壶。只待里面铜磬声响,他便要提着热水,去给万岁爷温开手脚,熨热颜面。</p>
  <p>转眼又是一个正月十五了。嘉靖自搬到西苑以来,每年正月的初一到十五都要闭关清修。嘉靖四十年打死了钦天监的监正周云逸以后,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他闭关清修了半个月,祈来了那场大雪。今年除了初一设了那一坛罗天大醮,从初二才开始闭关。今天申时该是他出关的时候了。</p>

  <p>正如严嵩所料,往年逢单日是陈洪在精舍里伺候他,逢双日是吕芳在精舍里伺候他。今年由于除掉了初一那天拜醮,初二是吕芳当值,初三是陈洪当值,轮下来到了初十五又是陈洪当值了。这一天也就是最要紧的一天。出关后嘉靖的第一道旨意便成了决定无数人命运的关键。</p>

  <p>陈洪守在精舍的那一副条门外,便显得格外的紧张也透着十分的兴奋。他面前一个紫铜鼎内檀香木在燃着明火,火上坐着一把偌大的紫铜水壶。只待里面铜磬声响,他便要提着热水,去给万岁爷温开手脚,熨热颜面。</p>

C29

  <p>——严党倒了?!</p>

  <p>吕芳:“听说严世蕃、罗龙文、鄢懋卿现在居然还领着刑部和大理寺的人要去捉拿忠臣,提刑司镇、抚司各分一个小队去高拱和张居正的府第把罗龙文、鄢懋卿拿了,送回到他们自己家里去看押起来。”</p>

  <p>“是!”全明白了,两路人一声吼应,倏地站起,奔了出去。</p>
  <p>——严党倒了?!</p>

  <p>吕芳:“听说严世蕃、罗龙文、鄢懋卿现在居然还领着刑部和大理寺的人要去捉拿忠臣,提刑司、镇抚司各分一个小队去高拱和张居正的府第把罗龙文、鄢懋卿拿了,送回到他们自己家里去看押起来。”</p>

  <p>“是!”全明白了,两路人一声吼应,倏地站起,奔了出去。</p>

C30

  <p>“还能去哪里?事情捅到了陈洪那里,当然只有去见老祖宗了!”朱七说着已经跨出了院门。</p>

  <p>有明一代,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赤贫,得了天下,给官员定的俸禄近乎苛刻,倘若家境贫寒中了科举进了官场,仅靠俸禄,实难以给付各项开支。地方官尚好,家居动用车轿马匹都是衙署供应。当了京官,尤其是四品以下的小官,年领俸禄不过数十两白银,倘遇国库拮据,甚至有以胡椒布匹等折银抵发俸禄。长安米贵,宅居车轿长随皆需自备,养家更是艰难。</p>

  <p>海瑞在福建南平当了几年教谕,在浙江淳安江西兴国当了几年知县,“素丝不染”,在北京政治格局发生巨大变化时,突然接到奉调进京的公文,已是囊空如洗。车马费有限,乘不起船,只得走陆路,靠几十里一所驿站按七品官调任的等级赖以有食有宿,隔站换车。从兴国动身前,第一件事便是给前一年调任北京都察院御史的王用汲写了书信,请他代为物色一所小宅院,并言明月租铜钱不得超过五吊。这便有些难为了王用汲,就算在远离六部的靠东北城边找一所简陋的四合小院,最低月租也得八吊。王用汲动了个脑子,准备跟房东签两份契约,一份上写明实数八吊,自己每月暗中替海瑞贴补三吊;一份是海瑞必须自己跟房东签的,写着月租五吊,由海瑞按月给付。</p>

  <p>就这样找的这所居宅,也只有一进三向有房的四合小院,空空荡荡,家具动用全无,且门窗破旧,内墙剥落。花了好些时日,王用汲自己掏钱请来了泥瓦木工,直到这天早上才算抢着修补完了。</p>

  <p>“人快到了,那里不要钉了。”王用汲对两个尚在敲钉窗页的泥木工说着,又对北面正屋里喊道,“还有里面的,都赶紧收拾器具,你们走吧。”</p>
  <p>“还能去哪里?事情捅到了陈洪那里,当然只有去见老祖宗了!”朱七说着已经跨出了院门。</p>

  <p>有明一代,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赤贫,得了天下,给官员定的俸禄近乎苛刻,倘若家境贫寒中了科举进了官场,仅靠俸禄,实难以给付各项开支。地方官尚好,家居用品车轿马匹都是衙署供应。当了京官,尤其是四品以下的小官,年领俸禄不过数十两白银,倘遇国库拮据,甚至有以胡椒布匹等折银抵发俸禄。长安米贵,宅居车轿长随皆需自备,养家更是艰难。</p>

  <p>海瑞在福建南平当了几年教谕,在浙江淳安江西兴国当了几年知县,“素丝不染”,在北京政治格局发生巨大变化时,突然接到奉调进京的公文,已是囊空如洗。车马费有限,乘不起船,只得走陆路,靠几十里一所驿站按七品官调任的等级赖以有食有宿,隔站换车。从兴国动身前,第一件事便是给前一年调任北京都察院御史的王用汲写了书信,请他代为物色一所小宅院,并言明月租铜钱不得超过五吊。这便有些难为了王用汲,就算在远离六部的靠东北城边找一所简陋的四合小院,最低月租也得八吊。王用汲动了个脑子,准备跟房东签两份契约,一份上写明实数八吊,自己每月暗中替海瑞贴补三吊;一份是海瑞必须自己跟房东签的,写着月租五吊,由海瑞按月给付。</p>

  <p>就这样找的这所居宅,也只有一进三向有房的四合小院,空空荡荡,家具用品全无,且门窗破旧,内墙剥落。花了好些时日,王用汲自己掏钱请来了泥瓦木工,直到这天早上才算抢着修补完了。</p>

  <p>“人快到了,那里不要钉了。”王用汲对两个尚在敲钉窗页的泥木工说着,又对北面正屋里喊道,“还有里面的,都赶紧收拾器具,你们走吧。”</p>
  <p>王用汲又对那长随吩咐道:“叫外面的人把剩下的东西都搬进来!还有,赶快将北屋正房的地洗了!”</p>

  <p>“是。”那长随连忙吩咐院门外的几个佣工,“立刻将剩下的动用家什搬进来!将北屋正房的地洗干净!”</p>

  <p>立刻有几个佣工抬着箩筐将装着的锅碗瓢盆搬进东面的厨房,另两个佣工将最后一张桌子和放在桌子上的几把椅子搬进了北屋的正房,又连忙奔出来,走到院子右侧的一口井台边放下轱辘上的桶打水。</p>
 <p>王用汲又对那长随吩咐道:“叫外面的人把剩下的东西都搬进来!还有,赶快将北屋正房的地洗了!”</p>

  <p>“是。”那长随连忙吩咐院门外的几个佣工,“立刻将剩下的家什用品搬进来!将北屋正房的地洗干净!”</p>

  <p>立刻有几个佣工抬着箩筐将装着的锅碗瓢盆搬进东面的厨房,另两个佣工将最后一张桌子和放在桌子上的几把椅子搬进了北屋的正房,又连忙奔出来,走到院子右侧的一口井台边放下轱辘上的桶打水。</p>
  <p>“慢着,让小人想想。”那房东睁着眼琢磨了半天,似乎明白了,“王老爷是说,每月的房租按昨天我们签的八吊付钱,海老爷明里给小人付五吊,王老爷您再暗中给海老爷每月贴付三吊?”</p>

  <p>王用汲:“明白就好。不许让海老爷知道。还有,这些家具动用也说是你原来就有的。今后海老爷另搬了宅子,这些东西就都留给你。”</p>

  <p>“小的明白,一切都按王老爷的吩咐办。”那房东又眉花眼笑了。</p>
  <p>“慢着,让小人想想。”那房东睁着眼琢磨了半天,似乎明白了,“王老爷是说,每月的房租按昨天我们签的八吊付钱,海老爷明里给小人付五吊,王老爷您再暗中给海老爷每月贴付三吊?”</p>

  <p>王用汲:“明白就好。不许让海老爷知道。还有,这些家具用品也说是你原来就有的。今后海老爷另搬了宅子,这些东西就都留给你。”</p>

  <p>“小的明白,一切都按王老爷的吩咐办。”那房东又眉花眼笑了。</p>
  <p>王用汲扶着海母向院子西边走过去:“都安排了,太夫人放心。”</p>

  <p>谨身殿精舍,这时一向坐着嘉靖的蒲团空着,嘉靖竟然躺在一把竹躺椅上!</p>

  <p>徐阶坐的便是当年严嵩那个绣墩,摆在嘉靖的躺椅边,膝上放着一大摞公文,静静地望着微闭着双眼、眼圈发黑、额上满是汗珠的皇上。</p>
  <p>王用汲扶着海母向院子西边走过去:“都安排了,太夫人放心。”</p>

  <p>谨身精舍殿,这时一向坐着嘉靖的蒲团空着,嘉靖竟然躺在一把竹躺椅上!</p>

  <p>徐阶坐的便是当年严嵩那个绣墩,摆在嘉靖的躺椅边,膝上放着一大摞公文,静静地望着微闭着双眼、眼圈发黑、额上满是汗珠的皇上。</p>
  <p>徐阶和吕芳只好静候在那里,精舍里突然沉寂了。</p>

  <p>“百姓们常说的一句话,破财消灾。”嘉靖知道这一笔好不容易抄没来的财物用在这些地方,内阁已经是尽了心了,却依然心臆难平,“朕把这些钱都分了,上天也应该让朕的病好了。吕芳,都批了红吧。”</p>

  <p>徐阶立刻在他身边跪下了,吕芳这时哪能去批红,也连忙跟着跪下了。</p>
  <p>徐阶和吕芳只好静候在那里,精舍里突然沉寂了。</p>

  <p>“百姓们常说的一句话,破财消灾。”嘉靖知道这一笔好不容易抄没来的财物用在这些地方,内阁已经是尽了心了,却依然心意难平,“朕把这些钱都分了,上天也应该让朕的病好了。吕芳,都批了红吧。”</p>

  <p>徐阶立刻在他身边跪下了,吕芳这时哪能去批红,也连忙跟着跪下了。</p>

C36

  <p>见海母没有动步,海妻又停下了,也站在那里望向李时珍。</p>

  <p>李时珍笑道:“我的一个朋友家,也是刚峰的朋友,前院是染布踹布的工场,后院还有织布的织坊,再后面便是你们住的地方。挑这个地方让太夫人嫂夫人住,为的就是不让你们寂寞,每天可以到前院来看看他们织布染布,顺便也请太夫人嫂夫人把海南织布的一些窍门指点指点他们。一就两便,你们也住着安心。”</p>

  <p>海母有了笑容,海妻也露出了微笑,婆媳对望了一眼。</p>
  <p>见海母没有动步,海妻又停下了,也站在那里望向李时珍。</p>

  <p>李时珍笑道:“我的一个朋友家,也是刚峰的朋友,前院是染布踹布的工场,后院还有织布的织坊,再后面便是你们住的地方。挑这个地方让太夫人嫂夫人住,为的就是不让你们寂寞,每天可以到前院来看看他们织布染布,顺便也请太夫人嫂夫人把海南织布的一些窍门指点指点他们。一举两便,你们也住着安心。”</p>

  <p>海母有了笑容,海妻也露出了微笑,婆媳对望了一眼。</p>

C38

  <p>朱七:“开锁!”</p>

  <p>跟在他们身后的一群锦衣卫走出那个管牢门的,早已将钥匙拿在手里,很快开了锁,推开了牢门。</p>

  <p>黄锦手里还捧着那卷勾朱,跛着脚一个人走进了牢房:“有旨意。”</p>
  <p>朱七:“开锁!”</p>

  <p>跟在他们身后的一群锦衣卫中,走出那个管牢门的,早已将钥匙拿在手里,很快开了锁,推开了牢门。</p>

  <p>黄锦手里还捧着那卷勾朱,跛着脚一个人走进了牢房:“有旨意。”</p>

目录

大明王朝1566
作者简介
楔子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